石墨基柔性接地体具有哪些关键性的技术
石墨基柔性接地体具有哪些关键性的技术
1、技术经济:
降LCC(全寿命周期成本)
一次投入,长期稳定,免去安规要求的定期检测接地电阻,避免接地改造的重复性投入,节约人力物力,全寿命周期成本(LCC)低。截止2013年底,我国110KV和220KV线路的杆塔数近200万基。
按目前的镀锌钢建设改造方案,每基造价或改造价为5000元(2000元材料+3000元土方),改造周期平均为20年,线路寿命按60年计,每基LCC为2万元。全网LCC为400亿
按石墨基接地体改造方案,每基造价或改造价为8000元(5000元材料+3000元土方),改造周期平均为60年(免维护),线路寿命按60年计,每基LCC为0.8万元。全网LCC为160亿,节省240亿元。节约钢材200万吨。
2、关键技术
关键技术1:抗腐蚀
材料组成成分具有长久耐腐性
石墨:良好导电,能耐受酸碱盐溶液海水的长期侵蚀,可在-200℃~800℃安全使用
碳纳米管:高导电、强耐腐
高强纤维:耐热耐燃,耐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侵蚀
杂散电流作用下不发生电解反应
关键技术2:柔化,土壤接触紧密,施工简便
1)柔化
接地不良,金属类接地材料具有刚性和弹性,而土壤是塑性,随水分和温度而变形。弹性塑性不相容成为结症,无法实现长期稳定的“接”地。可拉、可扭、可折、可压、可卷。
2)土壤接触紧密
石墨基柔性接地体表面粗糙构成细孔,能和土壤咬合粘接,随土壤一起蠕变,不脱离不产生空气界面,大截面,扩张和土壤的接触面。
3)施工简便
轻便以运输:可盘绕;开挖量少:不破坏绿化;可蛇形开挖:避免岩石、树木;回填简单:可泥浆回填,回填紧致;压接:无需焊接,无需电源焊机等现场要求;防偷盗:无回收价值。
关键技术3:提高冲击利用率
40×4的扁钢,磁性导致集肤效应严重,加上扁钢形状的影响,高频的集肤效应,导致材料的利用率不到10%。ɸ28的圆形石墨材料,非磁性缓解其高频集肤效应,加上特殊的工艺结构,导致材料的利用率为80%以上。
3 减排减霾社会效益
传统接地消耗钢材:数以千万吨/年计,无法回收;1吨钢的资源消耗,耗电600度=240kg标准煤,耗新水3.5吨,1吨钢的污染排放CO2:600kg,SO2:23kg,NOx:9kg,碳粉尘:170kg。